2025-09-28
开平市塘口镇通过多种方式应用烟雾机灭蚊。图为烟雾机搭配农用车对蚊虫进行灭杀。
当前正值登革热、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易发季节,防控工作不容松懈。为守护市民健康,江门迅速行动,在全市上下掀起一场覆盖城乡、精准有效的灭蚊防疫攻坚战。从无人机“空中作战”到地面队伍“地毯式排查”,从专业消杀到全民参与,江门用全方位、多维度的举措,着力构建起一道坚实的公共卫生防护屏障。
在蓬江区石冲社区,毗邻金蟾山的地理环境让山林茂密、潮湿的区域成为蚊虫孳生“重灾区”,高树冠更是传统人工消杀难以触及的“盲区”。为破解这一难题,社区创新采用“人工排查+无人机航拍”双勘模式,联合8家辖区物业、街道工作组、区总工会支援队及专业消杀机构,成立“防蚊攻坚小组”,网格员逐户走访清理阳台积水花盆等隐患;无人机则化身“空中侦察兵”,对山林边缘灌木丛、楼栋楼顶扫描,锁定30个重点防控区域,绘制出精准的“消杀地图”。消杀阶段,“空中+地面”协同发力——广东省启行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的无人机对高冠层雾化消杀,地面团队针对绿化带、地下车库分类作业。本月中旬以来截至9月27日22时,该社区累计出动专业消杀人员超2000人次,完成消杀面次240余个,山边蚊虫密度较行动前直降75%。
9月27日,江海区共动用10架以大疆p70为主的农用植保无人机,在3个街道的城乡进行蚊虫消杀。调试设备、加注药剂、规划航线、升空作业……这些无人机凭借预设的程序航线,能够精准且自主飞行,从而实现对各个区域的全方位喷洒。同时,为了确保作业的安全性和环保性,无人机小组进行了科学细致规划,提前对消杀作业区域周边的居民区和水源地进行了详细勘察,精心设计消杀路线,巧妙避开敏感区域,做到安全无忧作业。“无障碍情况下,无人机每分钟消杀面积可达800平方米。”据介绍,9月27日全区无人机消杀面积超30万平方米。
鹤山市沙坪街道北湖公园内,载荷达60公斤的大型无人机更是展现出“大杀器”威力,一次装药即可覆盖大范围区域,公园水面、屋顶露台、树冠草丛等蚊虫聚集点被精准“打击”。“无人机不仅节省人力成本,还能确保消杀无死角。”鹤山市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持续调配设备,加大作业强度,确保国庆前有效控制蚊媒密度。
在江海区礼乐街道威西村,9月27日清晨6时30分,消杀队员便已集合完毕。他们穿上防护服,戴上防护面罩和口罩,背起20公斤重(含药剂)的喷雾器,奔赴消杀现场。威西村分为新村、旧村两片,旧村100多间闲置房屋以及狭窄巷道、堆积杂物都是蚊虫孳生的温床。为此,村里组建了7个消杀小组,每组由村民代表、民兵队员组成,轮换片区作业,从清晨忙到傍晚。
来自开平市疾控中心的“康哥”,早上7点就扛着烟雾机出发。“这机子专门对付室外蚊虫,药液还能灭蟑螂。”在开平市福利院,他和队员们围绕下水道、绿化带展开作业,烟雾机喷出的细密雾剂迅速覆盖蚊虫藏匿点。“不同场所方案不同,室外用烟雾机,室内有专用消杀手段,既除虫又不影响居民生活。”“康哥”的话,道出了江门消杀工作的专业性与精细化。
恩平市总工会组建劳模志愿服务队、工人突击队,其中突击队下设20支企业小分队。9月27日,近100人的队伍直奔恩城街道飞鹅塘社区。活动现场,大家分工明确,有的用工具清理屋檐雨棚杂物、小巷垃圾,清运蚊虫孳生“温床”;有的挨家挨户排查,引导居民翻盆倒罐清空积水,还细致讲解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。为保障行动高效,还租用钩机、货车等大型器械,确保卫生死角“清零”。
开平市的全民防蚊氛围同样浓厚。在三埠街道,宣传车缓缓驶过大街小巷,循环播报防蚊知识;党员带头参与环境整治,志愿者上门手把手教居民使用灭蚊工具,“点灭蚊片要关窗,家人先到室外等候”“睡觉挂蚊帐、出门涂防蚊液”的提醒,让防护意识走进每家每户。在塘口镇,各村委会大喇叭定时宣讲,流动宣讲车穿梭村组,消杀队员与村民携手,对垃圾桶周边、沟渠、闲置院落全面消杀,织密防护网。